ABOUT TAIPEI

關於臺北

台北,東方與現代交織的城市,山海環抱之中蘊藏著無數驚喜。從熱鬧的夜市 小吃,到充滿文化氣息的博物館與古蹟;從街角咖啡香到時尚商圈的創意活力 每一處角落都講述著屬於這座城市的故事。無論是品味美食、探索歷史,還是 享受藝術與自然,台北總能帶給旅人多元而深刻的體驗。

TOURIST SPOTS

觀光推薦

  • 紓壓放鬆輕旅行

    紓壓放鬆輕旅行

    遊程介紹:台北市雙層觀光巴士—國立故宮博物院(至善園-故宮晶華)—新北投車站—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普濟寺—新北投溫泉商圈

  • 穿越時光,探索台北城之旅

    穿越時光,探索台北城之旅

    遊程介紹:台北市雙層觀光巴士—松山文創園區—台北大巨蛋—國立國父紀念館(正館修繕中)—信義商圈—信義公民會館暨眷村文化公園_四四南村—松山慈祐宮—彩虹河濱公園—錫口(彩虹)碼頭—饒河街觀光夜市

  • 百年古蹟文化城,剝皮寮懷舊之旅

    百年古蹟文化城,剝皮寮懷舊之旅

    遊程介紹:台北市雙層觀光巴士—艋舺龍山寺—剝皮寮歷史街區—艋舺老街(台北第一街)—艋舺青山宮—艋舺清水巖—台北天后宮—西門町商圈—艋舺服飾商圈—艋舺夜市商圈(廣州街觀光夜市、華西街觀光夜市、梧州街觀光夜市)

  • 走靜貓空,踏青一日遊

    走靜貓空,踏青一日遊

    遊程介紹:臺北市立動物園—貓空纜車—指南宮—貓空纜車(貓空站)—貓空茶餐廳與茶園—貓空樟樹步道—公館商圈

  • 水道水源地之旅(臺北水旅行)

    水道水源地之旅(臺北水旅行)

    遊程介紹:翡翠水庫—自來水園區_自來水博物館(台北水源地唧筒室)—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公館商圈—國立中正紀念堂—愛國東路婚紗街—南門市場—南機場夜市

TAIPEI MICE

NEWS

最新消息

提供台北最新觀光與會展資訊

天文迷快看!周六破曉前,月球近會最美星團「昴宿星團」

天文迷快看!周六破曉前,月球近會最美星團「昴宿星團」

9月13日破曉前,月球與最美星團「昴宿星團」將近距離相會,兩天體逐漸接近至1度以內,透過雙筒望遠鏡甚至肉眼就能看到昴宿星團與下弦月爭輝的美景,非常值得觀賞。 昴宿星團是夜空中最明亮、距離地球最近的疏散星團之一,位於金牛座,又被稱為七姐妹星團、七仙女及M45等。在黑暗的環境下,肉眼即可看到其中最亮的6到7顆星,密集排列成類似北斗七星的形狀,但實際上它是上千顆恆星組成的龐大集團,周圍籠罩著反射星光的藍色塵雲,在望遠鏡與天文攝影作品中美不勝收。昴宿星團除了在各文化中留下不同的神話傳說外,同時也是現代天文學中研究恆星演化的重要指標。 臺北天文館建議,可使用7至10倍的雙筒望遠鏡觀賞本次天象,不僅能看到月球表面地形,還能將整個昴宿星團納入視野,看見數十顆恆星聚集而成的「星空珠寶盒」。不過因為月亮和星團亮度差異較大,所以觀賞時應盡量讓星團居於視野中央,或稍將月球移離視野,並多花一點時間讓視覺適應。此外這是一個動態天象,月球與昴宿星團在晚間22時許出現於東方天空後,到天亮前將逐漸接近,長時間觀察可發現星體的運動,更加增添觀星樂趣。相關天象資訊請參閱臺北天文館網站「天象預報」。

臺北郊山步道,一個充滿生命力的自然生態系!

臺北郊山步道,一個充滿生命力的自然生態系!

近年來,大地處持續於臺北市的郊山推動生態監測和森林生態保育工作,在這條貫穿臺北市郊山的大縱走壯遊路線,已累積記錄超過600種物種,其中更不乏有臺灣特有種和珍貴的保育類,展現了臺北市作為生態城市的驚人潛力! 大地處表示,臺北市的郊山有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生物。從珍貴的穿山甲、食蟹獴到神秘的麝香貓,臺灣特有的藍腹鷴也在鬱閉的林下優雅現身,還有生性隱蔽不容易被發現的翠翼鳩、灰腳秧雞和美麗的翠綠色青蛙-翡翠樹蛙和臺北樹蛙等,在南港山、四獸山、桂花步道及更寮古道等地都有留下紀錄。歷年累積的生態資料,展現臺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印證大地處致力於森林保育和審慎評估開發工程的努力,實踐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透過專業人員與科技運用的生態調查,更能讓大家看見生機盎然的世界。讓民眾在「征服山頭」的自我挑戰外,也發現原來野生動物離我們這麼近,但也提醒要降低音量,才有機會發現他們的蹤跡唷! 秋天的腳步已緩緩的到來,森林的色彩正悄悄地改變,這季節隨處可見轉成淺褐色的樹木,那是白匏仔的花序,小小的花苞讓樹木變了色。從文間山到圓山風景區的「台北大縱走」第五段熱門路線,除了隨處可見開花的白匏仔外,還可以走至森林方舟眺望基隆河美景、欣賞飛機起降。趁著秋天的涼風,走進郊山步道,體驗秋天的自然色彩與氣息吧!

「2025關渡鳥藝術」系列活動9月11日開跑 北市府邀請民眾走進關渡濕地體驗藝術與生態的交匯!

「2025關渡鳥藝術」系列活動9月11日開跑 北市府邀請民眾走進關渡濕地體驗藝術與生態的交匯!

臺北市動物保護處今日舉辦「2025關渡鳥藝術」活動開幕記者會,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陳俊安局長為系列活動揭開序幕。今年「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自9月14至12月31日登場,緊接著「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於10月18、19日舉行。藝術季活動主要採用回收品與天然材料創作,由多國藝術家駐園耗費多日製作完成。鳥博則規劃候鳥攝影展與互動體驗,深入了解臺灣的候鳥遷徙驛站,多元的生態活動提供民眾在秋冬出遊的另類選擇。 陳俊安局長表示,市府積極推動「關渡鳥藝術」活動成為在地品牌,透過公共藝術、社區共創及國際交流,使其成為關渡每年重大盛會。今年活動更以「永續利用」為精神,從展場設計到作品展出皆使用回收與天然材料,以落實市府永續發展政策。他同時指出,關渡自然公園今年再度榮獲國際濕地聯盟「星級濕地中心獎」二星肯定,在「設施」與「工作同仁」兩大項目表現卓越,是自2022年首度摘星以來,第二度獲獎,不僅提升關渡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也彰顯市府推動生態保育的重要成果。 北市動保處補充,今年的藝術季活動以「看見關渡,自然作為一個解方」為主題,邀請美國、立陶宛、南韓等多國藝術家駐園創作,並首次邀請荷蘭行為藝術家帶來動態演出。賞鳥博覽會則以「寶島鳥過客」為主題,規劃大型候鳥攝影展與VR互動體驗,展現臺灣為候鳥遷徙之重要驛站。歡迎熱愛自然、藝術與重視生態永續的朋友,不妨把握機會親臨關渡自然公園,探索這片獨一無二的生態與文化之地。更多資訊請至「關渡鳥藝術」官網臉書查看。

熊熊來吃冰 夏季動物蔬果剉冰持續供應

熊熊來吃冰 夏季動物蔬果剉冰持續供應

即便過了「暑假」,9月各地白天的高溫仍持續炎熱,連續出現36度以上高溫天氣時有所聞,臺北市立動物園除了為遊客提供室內空調、戶外涼亭、大樹遮蔭及步道水霧噴灑協助降低周遭溫度,動物們的活動場中也因應高溫同樣提供小屋屋簷、樹蔭、人工噴霧、噴水、水池瀑布等消暑良方。為了讓動物們在炎熱的天氣中保持清涼,動物園的中央廚房今夏還新添了製冰機,讓保育員可以隨時為動物們取用碎冰,搭配蔬果精料等食材來提供夏季限定版「蔬果剉冰」!這些冰品不僅為動物們帶來環境的清涼感,藉由改變食材提供的方式也豐富化動物們的行為,多元感官的刺激也為動物們增加生活樂趣。 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了提供園內動物們更多取食選項,2025年特別添購新的製冰機,讓園內的動物們有更多元、即時的冰涼體驗。有別於與往年果菜冰磚製作的等候,提供如同「剉冰」般的碎冰,來幫忙增加動物消暑小菜!今年動物園的中央廚房「暑期實習生」們首度啟用碎冰來為動物製作食物行豐。從畫草稿與保育員討論,為溫帶動物區小爪水獺「橘子」及「艾斯」準備「碎冰魚飯糰」!這些魚飯糰由碎冰塑形而成,包裹著水獺平時食用的目孔魚等魚類,不僅提供日常所需營養、保鮮,還增加動物尋找食物所需的時間與挑戰,促進小爪水獺的覓食行為,同時降低高溫環境帶來的不適。透過觀察,小爪水獺們會用靈活小巧的前肢翻撥碎冰,進行挖掘及觸探,直到找到隱藏其中的魚肉為止。在發現「內餡寶藏」的那一刻,小爪水獺會開心地把冰塊叼到水池中,一邊泡水一邊享用,彷彿開了一場屬於牠們的「水中冰派對」! 位在臺灣動物區的亞洲黑熊「黑輪」也沒錯過這場夏日盛宴!保育員和實習生們把香蕉、蘋果、西瓜、鳳梨等水果埋在碎冰之中,疊成小山的碎冰更是像極了冰品店裡端來的一碗剉冰模樣。黑熊「黑輪」步入活動場後,利用靈敏的嗅覺捕捉到水果的香氣,再以粗壯的前臂來探索那座小冰山。黑熊「黑輪」挖出水果後,便盤腿坐在地上享受自己「舀冰」所得到的美食,悠哉地啃著戰利品,一副「這就是夏天的味道」的滿足模樣。 動物園透過這些食物豐富化的設計,不僅提升動物的生活品質,也讓路過的參訪遊客有機會觀察到動物展現多樣的自然行為。如果在炎熱的天氣,看見動物場中一座「白色的小山」,不妨駐足觀察動物享用「冰品派對」的可愛模樣!

「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9/13登場 最佳觀賞點公開!首創「水火共舞」限定綻放

「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9/13登場 最佳觀賞點公開!首創「水火共舞」限定綻放

「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即將在本9月13日於松山錫口碼頭彩虹橋盛大登場!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表示,今年水舞展演全面升級,不僅首創「河面+橋面雙水舞」共演,更打造120米「雙水幕」水舞平台。同時今年還首度推出水舞結合七彩低空焰火的「水火共舞」限定場,就在9月13日開幕日和10月4日「追愛音樂祭」兩天,帶來更震撼的視覺效果。 觀傳局指出,9月13日開幕當晚最大亮點就是18時30分登場的「水火共舞秀」,七彩水舞結合震撼的低空焰火,加上雷射光效、火龍等特效,呈現爆破、拱門、風車、太陽等多款空中搖擺噴泉,視覺效果再升級。緊接著19時,YOYO藝人將以星光踢踏舞與水舞共演,呈現別具特色的「人水共舞」。今年的水舞嘉年華從9月13日至10月19日,連續37天精彩連連,從開幕日開始,每天18時30分至20時30分,每30分鐘都有一場由燈光、水舞與音樂交織的繽紛展演,精彩不間斷。觀傳局預告接下來每周末都有主題互動舞台,邀請大家一起來到彩虹橋共創美好回憶。 此外,今年的水岸環境也全面升級,北市府水利處特別在活動場域全新打造眺望平台、水岸階梯及座椅等水岸休憩空間,民眾由基四號疏散門進入即可抵達。觀傳局推薦,民眾可以站在眺望平台上俯瞰水舞全景,也可以坐在面向基隆河的整排水岸階梯上,邊享用美食,邊悠閒觀賞水舞展演。現場還有愛情藝術牆及LOVE等打卡點,讓遊客在欣賞水舞之餘,也能感受浪漫氛圍與全新水岸風貌。 觀傳局提醒,為避免演出期間水舞噴濺至人身,每場演出前5分鐘,彩虹橋將進行雙向管制,演出結束後即恢復通行;另松山側從成美長壽橋至麥帥一橋間的自行車道,在9月13日17時至22時亦進行管制,請民眾改道內湖側騎行,請民眾多加配合注意。水舞展演活動場域交通便利,搭乘捷運至松山站或火車到松山火車站下車後,步行即可抵達基四號疏散門進入活動會場,觀傳局邀請大家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並跟著現場路線指引,每天晚上一起到基隆河畔,欣賞精采水舞展演,與親朋好友共度浪漫時光。

台北典藏植物園連結親情好去處 植感生活月手作課程引起大迴響

台北典藏植物園連結親情好去處 植感生活月手作課程引起大迴響

在這個充滿綠意的夏季,臺北典藏植物園用一系列創意滿滿的手作課程,帶領市民走進大自然,探索植物的無限可能。今年暑期連續五週舉辦的「植感生活月」系列活動,吸引了上百名市民參加。無論是大小朋友,都在這些獨特的體驗中,發現了植物的藝術魅力,並且在創作過程中留下了珍貴的親子回憶。 每堂課程都給參與民眾帶來不一樣的驚喜。首場藍晒課程,利用陽光將植物的姿態定格,製作出獨一無二的植物剪影,許多學員第一次接觸藍晒工藝,直呼有趣。接下來的葉片拓印課程,讓學員探索葉脈的細緻紋路,親手拓印在布袋上,製作出既實用又具有紀念意義的小物。第三週的臘葉標本課程,則教導學員如何保存植物的原貌,將這些美麗的自然作品永遠保留在生活中。第四週的薑黃染布課程則帶來了天然色彩的驚喜,讓大家發現到「植物也能變顏料」的神奇,學員紛紛用創意紮染出各種獨特的圖案。最後一週的釘繩花器課程,更以木板、釘子與繩線創造出幾何造型,並搭配植物裝飾,既具藝術感又為生活空間增添了一抹綠意。 從藍晒到釘繩花器,從葉片拓印到薑黃染布,這一系列課程不僅讓人親手創作屬於自己的植物藝術品,更讓大家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重新找到與大自然的聯繫。透過這些活動,市民們不僅發現了植物的多樣樣貌,也從中領略到創意與療癒的力量。 許多學員表示,植物手作體驗讓他們重新審視日常生活,並發現植物的多樣性,透過巧思將它們融入都市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還有家長指出,孩子們透過課程不僅提升了對自然的觀察力,還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與想像力;更重要的是,這些活動讓家庭成員有更多的交流時間,促進了彼此的關係。同時也期許臺北典藏植物園未來能推出更多有趣的活動,讓民眾能夠認識生態和永續的生活。 公園處表示,臺北典藏植物園以「感受植物溫度,共享樂活城市」為核心宗旨,在園區推動許多以植物為主題的環境教育活動,不僅是市民親近自然、認識生態的最佳去處,更是永續生活的實踐範例。這次的「植感生活月」活動,即是回應我們的宗旨,透過動手做、親身體驗,引導大眾思考植物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植物不再只是靜態的觀賞對象,更是激發創意、療癒心靈與促進人際交流的重要媒介。 圓山公園管理所莊勝豪主任表示,臺北典藏植物園2018年即取得環境部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吸引許多國中小學、幼兒園及安親班作為校外教學的場地,也是市民朋友週末休閒的首選地點。園區規劃了九大植物生態區,典藏了462種植物,並透過專業的環境教育講師和志工,設計出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若時間較短的民眾,也可以利用園區的團體預約解說服務,深入了解植物的多樣性與生態保育的意涵。未來,臺北典藏植物園將持續創新教育活動,為市民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一兼二顧 大安森林公園活水飛輪活化水量達83座泳池

一兼二顧 大安森林公園活水飛輪活化水量達83座泳池

初秋九月,臺北天氣依然炎熱,不少市民選擇在清晨或夕陽西下時走入大安森林公園,享受微風與綠意交織的片刻寧靜。沿著生態池畔,公園內一項別具巧思的「活水飛輪」,猶如設置在大自然中的健身器材,成為園區中的亮點,是很搶手的遊憩設施。民眾在花香與綠意間輕鬆踩踏,不僅能鍛鍊身體、舒展筋骨,更能推動水池循環、改善水質,展現結合運動與教育功能的創新設計。 公園處表示,「活水飛輪」運用簡單的人力機械原理,透過踩踏飛輪產生動能,驅動水體循環設備,讓池水流動並提升溶氧量,改善水質環境,有助於維護水質與生態環境,是一項深具實用與教育意義的永續設施。自啟用以來,已吸引眾多市民與遊客體驗使用,不少人更在日常散步時順道騎乘,在舒展筋骨的同時,也實際參與改善生態的行動。 其中,有長者分享,他在持續踩踏「活水飛輪」四個月後,不僅成功減重八公斤,體力也大幅提升,因為健康的進步,甚至燃起了他的環島夢!而親子族群則樂於透過這樣的互動,讓孩子從小體會到「環境需要守護」的價值,進而培養對生態的認同與關心。 青年所王淑雅主任表示,自107年開放迄今已累計活化相當於83座標準游泳池,活水飛輪不只是健身器材,它讓『永續』不再停留在口號,而是能以雙腳參與的生活實踐。每一位使用者都在無形中為城市生態貢獻一份心力,從身體力行開始,讓綠色生活自然融入日常。 「活水飛輪」不僅改善池水生態,更象徵每一位市民為環境盡力的具體行動。每一次的踩踏,不僅是為了自身健康而流汗,更是一份對環境的友善選擇。當越來越多市民投入其中,這股由下而上的動能,將持續推動臺北邁向綠色永續的未來。 交通資訊: 捷運路線:搭淡水信義線至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2、3、4、5號出口。 公車路線:搭18、207、211、235、237、278、278區、284、295、295副、52、568、662、663、680、688、72、949、和平幹線、復興幹線至大安森林公園站;0東、1503、20、22、226、38、88、88區、信義幹線、臺北觀光巴士紅線至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

榮星花園公園整體更新 兒童遊戲場即將大升級

榮星花園公園整體更新 兒童遊戲場即將大升級

榮星花園公園即將進行更新工程,其中遊戲場的改造更是受到大家矚目。公園處表示,榮星花園公園遊戲場是臺北市第一座特色遊戲場,這座陪伴許多孩子們成長的快樂天地,為了迎接更多元的需求,即將展開全新升級。這次改造不只延續「全齡共融」的理念,更希望讓不同年齡層、不同族群的大小朋友,都能在這裡找到專屬的樂趣。 升級後的遊戲場,將保留深受喜愛的戲沙池與溜滑梯,並新增許多充滿挑戰的遊具,例如地形攀爬網、隧道型通道,鼓勵小朋友勇敢探索,練習爬、鑽、躺、躲等多樣身體動作,在遊戲中提升協調性與想像力。旋轉翹翹板、共融式鞦韆等設施,也將帶來更多刺激與互動體驗! 除了孩子們的專屬冒險空間,遊戲場周邊也將增設體健設施,提供長者適合的運動器材,讓銀髮族也能活動筋骨、保持活力。為了讓每個族群都能安心參與,場域中也融入了無障礙坡道與共融式鞦韆等貼心設計,讓行動不便的朋友與家人們都能共享遊樂的美好時光。 公園處園藝科長郭蘭香指出,榮星花園公園更新工程,除了遊戲場外,包含整體園區環境的大幅提升。未來,這裡將成為親子、朋友與鄰里居民共享時光的理想場域,促進兒童的成長發展,也創造更多家庭間的互動機會。考量公園使用率極高,整建工程將採分期分區施工並陸續開放,預計於117年12月完工,屆時榮星花園將以嶄新的面貌,陪伴市民展開更多美好回憶。 榮星花園公園更新工程不僅提升了公園設施品質,更營造了一個能促進親子互動與家庭凝聚的友善空間。無論是年輕家庭還是長者,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角落,也讓社區的凝聚力進一步提升。

2025秋OUT音樂節 雙十連假登場 臺北最大街區音樂節 8座舞台 近百組藝人

2025秋OUT音樂節 雙十連假登場 臺北最大街區音樂節 8座舞台 近百組藝人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2025秋OUT音樂節》即將於10月11、12日登場,場地橫跨公館商圈、臺北自來水園區、公館水岸廣場、寶藏巖旁河濱綠地,8座舞台、近百組國內外藝人,首創壓軸藝人75分鐘專場演出,是臺北最大的街區音樂節,搭捷運即可抵達,輕鬆步行漫遊各大舞台,還可逛遊公館街區品嚐美食,又可在樹蔭環繞、綠意草地與遮陽避雨的永福橋下享受輕鬆愜意的城市音樂體驗。 北水處處長范煥英表示,《秋OUT音樂節》自2018年由公館知名音樂展演空間PIPE Live Music 首度舉辦,歷經5屆,已成為臺北南區的秋季盛宴,去年水利處、商業處、公館商圈組織與本處共同參與投入、增加免費舞台區,帶動上萬人潮,周邊旅館滿房,公館商圈、夜市業績翻漲,最重要的是創建了帶動地區發展的公私協力合作模式,政府給予最大支持,民間發揮最大創意與專業,今年走進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旁河濱綠地,更加豐富場域特色,在這裡可以放慢腳步,在這裡可以自由選擇聆聽音樂的方式,在都會漫遊、感受、尋找自己,成為臺北最後一片留白。 北水處表示,深受樂迷喜愛的 《秋OUT音樂節》今年邁入第6屆,10組國際藝人的演出組合為國內首見,包括日本澀谷系音樂教父 Cornelius(小山田圭吾)闊別7年再度來臺、亞洲第一位獲得DMC大賽世界冠軍的傳奇人物DJ KENTARO、嘻哈才子KID FRESINO與話題樂團「礼賛」、來自東京的影像與音樂製作鬼才VIDEOTAPEMUSIC也再次訪臺演出。首次在臺演出的神秘新團Mola Oddity,由臺灣藝人郭采潔化名Birdy K擔任主唱,攜手5位國際團員組成的遊牧迷幻樂團,近期剛獲得第18屆Freshmusic Awards「最佳新團體」,也獲得倫敦、柏林音樂錄影帶大獎,臺灣處女秀就獻給秋OUT。還有以〈Dab Hi〉MV入圍 2025年金曲獎的蒙古遊牧樂團NaraBara 也將首度來臺,近期與Leo王合作的北京爵士嘻哈歌手小老虎,以及首度來臺的泰國樂團quicksand bed,和攜手臺灣金音迷幻雙人組合 Mong Tong推出EP的泰團FORD TRIO(PLUK-SEK Service),都將登上秋OUT舞台。 《秋OUT音樂節》策展人童志偉表示,《秋OUT音樂節》從音樂風格、舞台設計、到場地布置,都在營造最Chill、舒適的活動氛圍,不僅步行可達、餐飲方便、還有乾淨明亮的廁所,與隨時可以躺著、坐著的悠閒環境,而歷年觀眾以女性居多,因此今年特別嚴選華語樂壇4大話題創作女聲,包括2度受邀的9m88與曲風多元的跨界嘻哈歌手陳嫺靜、風光入圍金曲獎最佳華語女歌手的Karencici、提名金曲最佳新人的Andr參演,完整呈現近10年臺灣新一代女性音樂人的多樣姿態。

「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活動常見問答 (FAQ)

「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活動常見問答 (FAQ)

Q1. 請問「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活動在哪裡舉辦? 一、活動在松山錫口碼頭彩虹橋(臺北市松山區基隆河左岸成美河濱公園內)鄰近饒河街觀光夜市,可從饒河街221巷或八德路四段763巷進入基四號疏散門抵達。 二、更多系列活動詳情請上官網查詢:https://2025waterdance.taipei/ Q2. 請問「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活動期間為何?有哪些系列活動? 活動期間自2025年9月13日至10月19日,共計37天,本府於基隆河彩虹橋河濱及水域舉辦水舞展演,在活動期間水岸每日皆設置大型國際卡通IP氣偶,由YOYOMAN、YAMY、布麗、阿奇及粉紅豬小妹佩佩接力輪流進駐水岸,並串聯多場系列主題活動,包括親子週、萌寵週、佛光山三好藝蔬節、追愛週、慶生週、彩虹週。誠摯邀請市民與遊客齊聚松山,共度愉悅且浪漫的秋日水舞盛宴。 Q3.請問水舞嘉年華水舞展演時間?這次水舞的特色為何? 一、活動期間每天18點30分至20點30分,每30分鐘展演1次,每晚共5場水舞展演,每場5分鐘。 二、第一場18:30-18:35、第二場19:00-19:05、第三場19:30-19:35、第四場20:00-20:05、第五場20:30-20:35。 三、今年水舞展演創新呈現,首度在河面架設全長120公尺的水舞平台,結合彩虹橋水舞,打造全台唯一「橋面+河面」立體雙水舞展演。演出結合高功率光束燈、雷射特效與噴火龍效果,搭配水花、水柱與雙水幕動畫,隨著音樂旋律和光影變化,呈現出層次豐富、絢爛奪目的聲光視覺饗宴,每週末活動更規劃不同的主題表演,再加上可愛的國際卡通IP每天進駐打造繽紛水岸氛圍。本屆水舞嘉年華更進一步深化在地連結,串聯松山慈祐宮、佛光山台北道場、饒河街觀光夜市、五分埔商圈,共同開展松山的文化與魅力。誠摯邀請國內外旅客前來饒河街觀光夜市與基隆河岸彩虹橋,共同感受這場震撼人心的藝術盛典。 Q4.請問水舞展演有哪些曲目? 為期37天的「台北水舞嘉年華」橫跨6個周末,共規劃五組精心設計的水舞曲目,隨每週不同主題搭配展演,最後一週則以全曲目輪播,帶領大家重溫嘉年華期間的所有精彩時刻。水舞展演透過音樂旋律結合聲光特效,讓視覺與聽覺完美交織,讓民眾每一次到訪都能感受截然不同的驚喜與樂趣。第一週以台灣天團五月天歌曲〈離開地球表面〉與金曲歌后張惠妹的〈三天三夜〉熱鬧開場;第二週以「920 就愛你」的諧音,帶來甜心教主王心凌的〈愛你〉與 YOYO 金曲〈卡加布列島〉;第三週則以五月天經典歌曲〈後來我們〉、創作歌手徐佳瑩代表作〈身騎白馬〉,喚起觀眾的回憶與共鳴。第四週由 YOYO 藝人演出「人水共舞」,以傳奇拉丁天后夏奇拉〈Whenever, Wherever〉結合 YOYO 踢踏舞組曲,打造音樂、舞蹈與水舞交織的華麗舞台;第五週帶來 2025 年度金曲 Energy〈星期五晚上〉與五月天〈最好的一天〉,以青春與能量點燃現場氛圍。而在最終第六週,全曲目將再次完整輪播,和大家一同回味水舞嘉年華的所有感動。 Q5.請問09/13 開幕有哪些活動? 「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將於 9月13日盛大開幕,在松山錫口碼頭、彩虹橋水岸隆重登場!開幕當晚特水舞啟動儀式,以震撼的「水火共舞」揭開序幕,透過基隆河面 120公尺水舞平台、彩虹橋、低空焰火與音樂燈光的交織,帶來磅礡視覺盛宴。活動現場還有YOYO藝人 KIWI姐姐、羚羊哥哥、浣熊哥哥、番茄姐姐,攜手國際卡通IP YOYOMAN、YAMY與熊讚,帶來熱力四射的唱跳演出,陪伴大小朋友共享開幕夜的歡樂氛圍。YOYO藝人還將獻上水舞特別表演星光踢踏舞,以舞蹈結合水舞,共譜「人水共舞」,這場水岸派對,將為期 37天的水舞嘉年華正式揭開序幕,邀請市民與旅客一同沉浸在基隆河岸彩虹橋最絢麗的水舞盛宴。 Q6.請問水舞期間有哪些系列活動及國際卡通IP? 「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將於 9月13日至10月19日 盛大登場,為期37天的活動每晚都有精采水舞展演,其中 9/13開幕日 與 10/04追愛音樂祭 更將加碼「水火共舞」、「人水共舞」特別演出,活動期間,每日下午1點至晚上9點,水岸將有 2座大型國際卡通IP氣偶 輪番登場,包括 YOYOMAN、YAMY、布麗、阿奇、粉紅豬小妹佩佩,陪伴民眾拍照打卡。六大主題週活動更是驚喜連連。第一週由親子週揭開序幕,9/13開幕之夜特別邀請YOYO藝人及國際卡通IP YOYOMAN、YAMY與熊讚帶來精采唱跳演出,並展演結合煙火與水舞共演的「水火共舞」,以及YOYO藝人融合舞蹈與水舞的「人水共舞」。第二週進入萌寵週,9/20萌寵之夜將推出國際卡通IP妙妙犬布麗與YOYO藝人草莓姐姐的活力唱跳,萌力全開。第三週則與在地佛光山台北道場結合,於9/27舉辦佛光山三好藝蔬節,結合藝文表演與藝蔬市集,推廣環保與三好精神,並邀請YOYO藝人葡萄姐姐及國際卡通IP蓋比的娃娃屋同台演出。第四週為慶生週,10/11慶生之夜將歡慶國慶及YOYO 25週年,由YOYO藝人星星哥哥和國際卡通IP阿奇攜手,在水岸打造歡樂生日派對。第五週迎來最受矚目的追愛週,10/4「追愛音樂祭」將結合樂團演出、YOYO藝人跨界舞台、國際卡通IP IDOL光之美少女,以及煙火與水舞共演的「水火共舞」、舞蹈與水舞交織的「人水共舞」,帶來震撼視聽饗宴。最後一週為彩虹週,10/18彩虹之夜以DJ電音派對嗨翻水岸作為壓軸,並有浣熊哥哥與國際卡通IP第一戰隊驚喜登場,替嘉年華劃下最熱鬧的句點。 Q7.請問我該如何抵達活動現場? 活動場域位於松山錫口碼頭彩虹橋,在饒河街觀光夜市旁,建議大家搭捷運賞水舞,周邊緊鄰捷運松山新店線松山站1號及5號出口,往松河街方向步行 180公尺約3分鐘即可抵達,詳情可參考官方網站「交通資訊」頁面的「搭捷運賞水舞」懶人包,或是搜尋「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活動網站,獲取更多資訊。 Q8. 請問活動期間彩虹橋上會管制嗎? 由於風勢影響,彩虹橋的水舞表演可能對橋上行人造成噴濺,因此在每場表演開始前5分鐘彩虹橋雙向交通將管制, 待5分鐘展演結束後才會恢復通行,每場水舞表演總共管制10分鐘,以維民眾安全。 管制時間:18:25-1835、18:55-1905、19:25-19:35、19:55-20:05、20:25-20:35 Q9.請問開車前往有哪些停車場可以使用呢? ※ 周遭停車場: 松山國小地下停車場,距離 350 公尺 位置 :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758號B1樓 格數:立體式小型車286格(含身心障礙停車位6格)。 松山車站地下停車場,距離 550公尺 位置 : 台北市松山區松山路11號 格數:汽車431格 嘟嘟房(八德立體站) ,距離 650公尺 位置 :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580號 格數:建物附設立體式小型車310格(含身心障礙停車位8格)。 建物附設立體式機車382格(含身心障礙停車位9格)。 ※相關停車須知皆以各停車場公告為準。

「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9/13盛大登場 四大亮點再升級!37天精彩點亮彩虹橋

「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9/13盛大登場 四大亮點再升級!37天精彩點亮彩虹橋

「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即將在松山錫口碼頭彩虹橋盛大登場!從9月13日至10月19日,連續37天精彩活動不間斷,今年水舞展演不僅延續過去的彩虹橋水幕設計,更在基隆河河面上全新打造120米「雙水幕」水舞平台,規模、特效全面升級。同時,活動期間天天都有超人氣巨型IP輪番亮相,每周末還有主題舞台表演。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邀請大家一起來欣賞夢幻水舞表演,並與家人共享親子同樂的美好時光。 觀光傳播局長余祥表示,今年「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為期37天,每日18時30分至20時30分,天天都5場水舞展演,且今年活動全面升級,更特別規劃四大亮點。 首先推出全台唯一的「雙水舞場域共演」,結合松山知名地標彩虹橋水幕與寬達120公尺的基隆河河面「雙水幕」水舞平台,雙平台同步展演,搭配流行音樂作為水舞展演曲目,打造前所未有的震撼視覺體驗。 亮點二則是在9月13日開幕日和10月4日「追愛音樂祭」,精彩水舞展演再加碼,推出融合水舞與火焰的「水火共舞」,以及結合舞者演出的「人水共舞」,讓水舞展演再升級! 第三大亮點,今年水舞嘉年華也攜手國際卡通IP,活動期間天天都有阿奇老師、粉紅豬小妹佩佩、妙妙犬布麗等巨型氣偶輪番登場,打造親子同樂的夢幻氛圍。 第四大亮點則是活動期間,每週末都有精彩主題舞台登場,這次特別安排卡通人偶見面會,由布麗、阿奇、蓋比、第一戰隊、光之美少女等國際卡通IP人偶,到現場跟民眾近距離互動,還有YOYO 家族藝人帶動唱跳演出、樂團音樂舞台等多元活動,打造適合親子共遊的歡樂水岸。 觀傳局表示,水舞嘉年華活動周周都有不同驚喜輪番登場,且水舞展演場域就位於松山錫口碼頭彩虹橋,交通便利,民眾可搭乘捷運至松山捷運站1號出口,往松河街方向步行約3分鐘,進入基隆河四號疏散門即可抵達。觀傳局推薦民眾在參加活動前可順遊周邊景點,像是參拜歷史悠久的松山慈祐宮,感受濃厚的宗教人文氛圍,傍晚到饒河街觀光夜市,品嘗道地美味小吃;接著晚上再到河濱欣賞磅礡震撼的水舞展演,觀傳局特別邀請大家前來體驗一場融合水舞、燈光與音樂的夢幻嘉年華。

體驗滋味獨特的教師節 湖山社區遇見美味與書香-藍寶石泉茭白筍

體驗滋味獨特的教師節 湖山社區遇見美味與書香-藍寶石泉茭白筍

今年教師節開始放假啦!想好要怎麼利用這天的小確幸了嗎?推薦你來一趟北投湖山社區「食農教育小旅行」!在這裡,不僅能走訪陽明書屋,認識草山時期的人文故事,還能品嚐由陽明山天然奇泉藍寶石泉滋養孕育而成,季節限定、超甜又鮮嫩的茭白筍!更棒的是,還可以親手體驗採筍、DIY料理,從產地一路玩到餐桌,結合在地食味、手感趣味,與烹調香味。今年教師節,將感恩化為行動,來湖山社區走走,收穫美味、知識,還能留下滿滿的美好回憶! 湖山社區位於山水瀲灩的陽明山,是一座充滿故事的「知識小鎮」!走進陽明書屋,這個歷史古蹟早年曾接待過無數貴賓,如今已搖身一變成為人文與環境教育基地。走一圈彷彿翻開了草山的歷史繪本,滿滿的知識與驚喜等著被發現。想要體驗歷史文化氣息的民眾,前往陽明書屋前記得提前打電話預約確定導覽體驗時間才不會撲空喔! 大地工程處說,湖山的魅力可不只書香!還是一座充滿生機的山區農村,從陽明書屋出來後民眾可先從橫嶺古道開始一天的旅程,這條步徑平緩好走,竹林像綠色隧道般包圍著旅人,從紅壇登山口出來後立刻可以看見碩大的「楓香姊妹樹」不但是遮陰的好夥伴,更是社區重要的守護神。沿著湖底路的方向走,可見充滿社區意象的湖底聚落公車休憩亭,往裡走更可看到一棵在地重要地標-百年無患子樹,經整理後建置成觀景平台,除了在地居民在此休憩交流外,訪客更可在此感受社區對於古早文化傳承的珍視與保留。當然,來湖山社區更不能錯過由水源頭「亞洲第一湧泉─藍寶石泉」灌溉出來的筊白筍,從楓香姊妹樹經由半嶺步道通往紗帽路可到達半嶺聚落,這邊由藍寶石泉純淨泉水灌溉的山坡農田,孕育出湖山農作物特別鮮甜的口感,特別是茭白筍,爽脆多汁,嚐過一次就難忘。而在茭白筍種植區旁的「市景平台」,兩層設計呼應旁邊梯田景致,抬頭是藍天,遠眺就是整片臺北盆地,視野超療癒,恰好做為小憩景點。沿著小徑走,可看到由紅繩編綁的「半嶺吊橋」,跨越松溪支流,替這個山林秘境增添不一樣的風貌,最後走出半嶺步道後結束一整天的探索之旅。 湖山里里長李秋霞表示湖山里歡迎市民攜家帶眷一同參加,一邊體驗採茭白筍的樂趣、一邊走訪農村小秘境,在湖山社區度過充滿知識與美味的假期。今年茭白筍季有一連串的活動,歡迎持續關注湖山里里辦公處及臺北市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粉絲團,掌握最新訊息。今年教師節,就用一場寓教於樂的小旅行,向師長表達最特別的感恩! 前往方式: 1.自行開車 行經福林路銜接復興橋,沿著仰德大道→紗帽路→湖山路一段→中興路即可到達陽明書屋停車場。 2.大眾運輸 可搭乘大眾運輸捷運至士林站或劍潭站轉乘公車紅5、260、260區間車至陽明山總站,再轉搭小8、小9至陽明公園服務中心沿著中興路往上走即可到達陽明書屋。 P.S.如需引用相關圖片,請至「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網站參考下載。

市府新聞稿 潮臺北「潮對流國際論壇」首場施振榮、黃韻玲、林昆穎精采開場 四大國際名家首度合體 現身潮臺北國際論壇

市府新聞稿 潮臺北「潮對流國際論壇」首場施振榮、黃韻玲、林昆穎精采開場 四大國際名家首度合體 現身潮臺北國際論壇

2025「潮臺北TRENDY TAIPEI」其中系列活動「潮對流|國際論壇 TRENDY Forum」,9月4號於台北101五樓双融域AMBI SPACE ONE盛大揭幕。國際論壇首場由三位不同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分別為科文双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振榮、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黃韻玲及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林昆穎一同對談,以「數位時代的潮流城市:科技、文化與城市」為題,強調臺北作為文化與科技交融的國際城市,正以創新能量引領潮流產業新篇章。 首場對談施振榮董事長分享對於推動科技創新與文化的融合的概念:以臺灣「貓群」(CATs)來展現東方矽文明對全世界的魅力。〝CATs〞,指的就是:「Culture」(文化)、「Art」(藝術)、「Technology」(科技),尤其東方矽文明很重要的一環就是科技,藉由文化與科技的整合,可以讓藝術創作更豐富,實現「臺灣貓群(CATs) 名揚四海」。黃韻玲董事長提到,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不僅是一個專屬於表演的場域,更是展現城市多元面貌與文化融合的平台,連結在地與國際,讓音樂成為城市精神的重要象徵,同時推動更多創新與跨界合作,展現臺北獨特的文化能量。林昆穎策展人則指出,遊歷世界各大城市後,他更深刻體會藝術是展現城市文化的最佳方式,透過臺北這座城市聚集人才並推動藝術文化的發展,進一步形塑臺北的獨特文化符號並邁向國際。 接著由國際講者來自美國的製作人暨導演 Todd Eckert接力上場。他分享以混合實境(MR)結合科技與影像的創作歷程,並介紹與已故音樂大師坂本龍一合作的沉浸作品《鏡 KAGAMI》,展現跨越現實與虛擬的藝術體驗。他表示,非常開心能參與潮臺北潮對流國際論壇,並特別準備專屬臺灣觀眾的分享內容,強調藝術的價值在於展現獨特自我,深信臺北將持續孕育出嶄新的創作能量與作品。 本次國際論壇匯聚來自英、美、日、韓四地的重要產業代表。英國 Abbey Road Studios 董事總經理 Sally Davies,將首度在臺灣公開分享音樂產業的未來藍圖。美國《鏡Kagami》製作人暨導演Todd Eckert,以與已故音樂大師坂本龍一的合作經驗為題,分享跨國策展過程中的挑戰與突破。日本KAWAII文化代表人物增田賽巴斯汀(Sebastian Masuda)則透過其夢幻繽紛的美學語彙,揭示征服全球潮流市場的創意關鍵。來自韓國的Big Ocean男團經紀公司CEO Cha Haley,則以K-POP為例,解析AI技術如何應用於偶像養成,展現娛樂製作的新趨勢。論壇同時邀請到臺灣產業領袖,包括智崴集團董事長歐陽志宏、宏碁臺灣區營運長張世欣,分享科技如何驅動都市潮流案例;劇場影像設計師王奕盛、故事工廠創辦人林佳鋒,以及知名音樂製作人陳建騏,則以創意敘事與跨平台內容,探討潮流產業持續擴散影響力的方式。現場交流熱烈,對談中火花不斷,為論壇首日畫下充滿能量的句點。 此外,在國內講者部分,論壇邀集各領域的核心代表,聚焦於遊戲、區塊鏈、永續發展與虛擬偶像等新興議題。台灣大哥大副總李芃君與傳奇網路副總周秋美,將分享遊戲娛樂的新策略;臺北市政府資訊局局長趙式隆與akaSwap藝術總監王新仁,探討生成式藝術與區塊鏈的應用趨勢;KPMG副總侯家楷與Pinkoi共同創辦人顏君庭,則提出永續潮流的實踐策略;子午計畫創辦人李任翔、預見娛樂CEO許昊,以及春魚創意共同創辦人陳善清,將展望虛擬偶像及二次元跨界演出的未來發展。 2025「潮臺北TRENDY TAIPEI」作為國際都會型音樂節,以音樂為核心,延伸出「演唱會經濟」、「產業趨勢」及「城市行動」三大領域。「產業趨勢」領域聚焦於音樂產業的論壇與展覽,深入探討文化與科技的跨界對話與未來發展。「潮對流」不僅是知識交流的平台,更是全球文化與創意能量的交會點。隨著論壇正式登場,臺北以開放與創新的姿態,再次向世界展現其作為未來潮流之都的魅力。

2025臺北爵士音樂節 Jazz Everywhere 爵士無所不在

2025臺北爵士音樂節 Jazz Everywhere 爵士無所不在

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共同主辦之「2025臺北爵士音樂節」於9月2日舉行啟動記者會,宣布音樂節將於9月3日至28日盛大展開。今年以「Jazz Everywhere 爵士無所不在」為主題,活動遍及臺北市12個行政區,從巷弄即興、文化場域到大型戶外舞台,讓爵士樂全面融入城市的每個角落,點亮整座臺北。 啟動儀式出席來賓包括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陳譽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梁序倫、副執行長鄧乃慈、匈牙利貿易辦事處副代表于靜、法國在台協會專員 Ana VILLA,以及策展人李承育老師、台灣鼓王黃瑞豐、音樂教父鮑比達等人,共同完成象徵「全城遍地開花」的臺北地圖點亮儀式,正式為這場為期近一個月的音樂盛會揭開序幕。 文化局副局長陳譽馨表示,今年的音樂節特別打破傳統音樂廳框架,將爵士樂帶進社區與日常生活。民眾都能在意想不到的場域中,感受爵士樂的驚喜與律動。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梁序倫指出今年音樂節有兩大特色,即演出更加國際化,同時安排爵士樂走入城市角落。策展人李承育則提到活動結合趣味集點活動,邀請市民參與一場屬於臺北的爵士之旅。 「2025臺北爵士音樂節」以「Jazz Everywhere 爵士無所不在」為主題,規劃三大主軸:「巷弄即興台」、「爵士潮現場」與「北流主舞台」,演出場域遍佈城市角落——從巷弄裡的爵士小酒館、戶外音樂節舞台,到藝文園區、傳統市場、觀光碼頭,甚至臺北動物園,讓市民在日常中處處感受爵士律動。除了透過 Open Call 徵選出數組優秀爵士樂團登台演出,還將依據各場地的歷史文化脈絡,精心策劃風格各異的演出陣容,讓爵士樂以不同面貌回應城市紋理。穿越時空、連結空間,邀您共赴一場即興的城市音樂之旅,在多元場域中聆聽臺北的爵士脈動,真切感受「Jazz Everywhere」的魅力所在。 巷弄即興台 — 走進深藏城市的爵士小角落 每年,臺北爵士音樂節皆致力於挖掘並推廣新生代爵士好手,已成為臺灣爵士新聲最具指標性的展演平台之一。今年延續辦理「巷弄即興台」計畫,透過Open Call徵選出數組優秀爵士團隊,於臺北極具代表性的爵士餐酒館與音樂空間輪番登場,邀您深入城市巷弄,聆聽最貼近生活的爵士現場。 演出場地橫跨經典與創新:包括全台最老牌的爵士空間 Blue Note Taipei 臺北藍調、如同走入紐約地下現場的 Sappho Live Jazz、彷彿穿越至昭和時代的 Dixielane 迪士巷咖啡,以及西區新興爵士場館 ONYX Jazz Club 等地。另有多元風格的音樂空間共同參與,像是孕育無數音樂人的傳奇場域女巫店、融合香港情調與異國氛圍的 Rev-Now、結合精釀美食與戶外音樂的 Kahu Craft Beer Garden、主打音樂與餐酒完美結合的 SMEXY,以及將樂高創作與音樂現場跨界融合的創意場域 Brickpapa。 除了精彩演出,今年更特別規劃兩場「音樂講演會」,邀請學者與音樂家從文學、歷史、風格與跨域等角度切入,深入探索爵士樂的聆聽美感與文化內涵,讓觀眾從表演到對談,全面感受爵士的多元魅力。現場亦同步推出「集點互動機制」,觀眾可於各演出場次參與打卡與集點活動,兌換限量紀念品,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探索城市中的爵士足跡,發掘巷弄間的即興驚喜。 爵士潮現場 — 穿越歷史文化的爵士聲響 相較於「巷弄即興台」的城市角落探索,「爵士潮現場」將帶領市民深入臺北七處蘊含歷史文化與場域風格的空間,透過建築年代與歷史脈絡的考察,精選風格契合的爵士樂團演出,形塑跨越時空的聽覺對話,激盪文化共鳴。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1915荷造り場,由資深的變形蟲爵士樂團獻上溫柔細膩的爵士情歌(Ballad),喚醒過往的時代記憶;於結合歷史建築與當代藝術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則邀請融合DJ、舞者與派對文化的爵犬 Joe Trane跨界演出,為古老山城注入迷幻節奏。新富町文化市場則成為街頭與庶民能量的展演場域,由司卡拉 OK 大樂隊帶來融合 Ska 與爵士的自由奔放;臺北市立動物園內,盜魂紐奧良爵士樂團以嘉年華遊行形式重現紐奧良的街頭盛宴,讓爵士樂從動物園的林蔭中自然流轉。在松山文創園區巴洛克花園,福爾巴莎爵士樂團與爵士女伶吳青攜手,以融合古典與爵士的優雅演出,賦予場域新聲;而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小戲台,則由熱力四射的臺灣拉丁重擊團隊,帶來舞蹈與節奏交織的拉丁靈魂。最後,音樂節也安排兩組Open Call優選團隊,於關渡碼頭貨櫃市集在夕陽與河風間演出,讓觀眾在自然流動中,體驗城市與音樂共振的爵士風景。 北流主舞台 — 國際爵士音浪戶外盛會 2025臺北爵士音樂節主舞台將於9月26日至28日,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戶外表演空間隆重登場。連續三天的週末假期,集結來自國內外的重量級爵士樂團,以「跨世代對話 × 國際交匯」為策展核心,呈現經典、現代與實驗風格的多元面貌,展現爵士樂的無限可能與時代脈動。節目內容除了有臺灣鼓王黃瑞豐帶領的爵士樂團、亞洲流行音樂教父鮑比達展現爵士可能,更有匈牙利Loop Doctors樂團充滿爆發力的音樂張力、Rémi Panossian Trio細膩詮釋的法式鋼琴詩意,以及三天壓軸由臺北爵士大樂隊、泰國鋼琴家Denny Euprasert帶領的蘭實爵士大樂團(Rangsit Jazz Orchestra)、日本小號巨擘Eric Miyashiro領班的東京藍調全明星爵士大樂團(Blue Note Tokyo All-Star Jazz Orchestra)帶來氣勢磅礡的爵士交響對話,將為今年的主舞台劃下絢爛篇章。 2025臺北爵士音樂節預計於9月3日開始各類型的演出及活動,約近一個月的時程,包括9場藏身於臺北市巷弄間的小型室內「巷弄即興台」、8場安排於特色場域的「爵士潮現場」音樂活動、以及北流主舞台的2場「店舖快閃活動」、連續三天「北流主舞台」的大型戶外音樂會。2025臺北爵士音樂節,以「Jazz Everywhere」為口號,展現「爵士無所不在」的意涵,整體活動兼具主題性、教育性、串連性、多元性、互動性、延伸性,豐富且多元的內容創造話題亮點,觀眾將可感受舞台上爵士人的風采,爵士樂可以很多元、可以很跨界,9/3-9/28臺北市裡到處是爵士,等著市民去發現。詳細內容請關注「臺北爵士音樂節」臉書粉絲專頁。 2025臺北爵士音樂節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承辦單位:奧尼斯音樂有限公司、臺北爵士大樂隊 協辦單位:Bureau Français de Taipei (法國在台協會)、Institut Français (法國文化協會)、 Hangfoglaló (匈牙利政府現場音樂發展計畫) 指定住宿:台北松山意舍酒店 場地協辦: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1915荷造り場、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新富町文化市場、臺北市立動物園、松山文創園區、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關渡碼頭貨櫃市集

大巨嘴鳥新鄰居 二趾樹獺展現「無為」的相處之道

大巨嘴鳥新鄰居 二趾樹獺展現「無為」的相處之道

臺北市立動物園穿山甲館(熱帶雨林室內館)在2025年6月下旬動物園不對外開放期間,翻新了大巨嘴鳥的活動場,設置了新枝幹、藤蔓、仿木棲架等,還特別安排二趾樹獺「蘇珊」(雌)、「葉橙」(雄)與大巨嘴鳥共享空間當室友。除了增加動物活動空間的豐富度,也為動物提供新鮮的混群社會生活,創造更多元的行為模式與感官刺激。遊客來到穿山甲館內駐足觀察大巨嘴鳥時,不妨也找找慣於展現「飛簷走壁」技巧的攀爬高手樹獺,欣賞牠們彼此或與室友們的互動行為。 臺北市立動物園的穿山甲館為沉浸式的生態參觀區域,原先就有3隻二趾樹獺在林間活動,自從二趾樹獺「蘇珊」(雌)、「葉橙」(雄)搬入籠中籠與大巨嘴鳥共享空間後,保育員發現原本在館內四處遊走的幾隻雄性樹獺中,樹獺「葉黃」有時會攀爬在大巨嘴鳥活動場的網籠上,隔著網子和裡面的樹獺「葉橙」互相「叫囂」,堪稱另類的「網外互打」。反倒是「網內」的大巨嘴鳥與新室友樹獺相處融洽,甚至可以說沒什麼交集,大巨嘴鳥偶爾會「順手」取食樹獺的食物,或是無意中擋住樹獺的去路,但這類互動並未引發衝突,反而展現了不同種類動物在共享資源時的靈活性與適應力,這種「視而不見、無為而治」的共存模式,恰恰是自然界中許多物種混群的真實寫照。 為了讓樹獺「蘇珊」和「葉橙」也能有專屬的小空間,保育員在大巨嘴鳥和樹獺共居的活動場中增加樹獺專用「巢箱」,在冬天時用來加溫保暖。雖然目前天氣溫暖炎熱,樹獺還沒有頻繁使用巢箱,遊客可以在活動場內的枝幹、藤蔓或是網上輕鬆發現牠們垂掛成大毛球。儘管大巨嘴鳥與二指樹獺生活在同一空間,牠們的互動卻意外地呈現出一種和諧共處的景象。大家參訪穿山甲館的時候仔細觀察,說不定可以捕捉到大巨嘴鳥和樹獺擦身而過的同框鏡頭!

未來15年內最長紅月即將現身!8日凌晨月全食,臺灣各地全程可見

未來15年內最長紅月即將現身!8日凌晨月全食,臺灣各地全程可見

9月8日凌晨,夜空將上演一場少見且壯觀的月全食天象!肉眼明顯可見月亮缺角變暗的「本影食」自0時27分初虧開始,至3時57分復圓結束,其間月球轉為赤銅色「紅月」的全食階段長達1時23分,是未來15年內本地可見紅月最長的一次,觀賞條件極佳,只要選擇西邊開闊的地點,不需使用特別器材,以肉眼即可全程欣賞此次月全食奇景。 臺北天文館說明,月食為月球進入地球影子而短暫變暗的少見天象,可分為本影食的月全食、月偏食,以及半影月食三種。臺灣在未來十年內,可見到本影月食共9次,其中月全食7次,但只有3次為全程可見且適合觀賞,看到「紅月」的機會有7次,臺灣下次可見月全食為2026年3月3日,但為月出帶食,無法看到初虧到食既的過程,而下次要觀賞全程可見的月全食則要等到2028年12月31日。 本次月全食最精彩的部分為1時30分至2時53分,月球完全進入地球本影內的「全食」階段,其中2時12分為月球通過地球陰影中央的「食甚」。在全食階段內,月球將因地球大氣折射的少許陽光而轉為暗紅色,俗稱紅月或血月,是月全食最為奇特而震撼的景象,而全食期間月面亮度及顏色變化與地球大氣狀態有關,是重要的科學觀測項目。 本次月全食還將伴隨發生「月掩星」。在全食過程中,紅色的月球將遮掩寶瓶座82號恆星(約6等),1時30分掩入,2時29分復出,可使用雙筒望遠鏡欣賞或透過長焦距鏡頭拍攝錄影,捕捉「紅月掩星」的罕見景象。 臺北天文館將在9月8日0時起於YouTube頻道進行月全食線上直播,歡迎共同觀賞這場太陽系中最特殊的天象奇景。相關天象資訊請參閱臺北天文館網站「天象預報」。

2025 StartSphere Taipei臺北創新創業總匯開幕 蔣萬安:為臺灣新創打造國際舞臺

2025 StartSphere Taipei臺北創新創業總匯開幕 蔣萬安:為臺灣新創打造國際舞臺

臺北市長蔣萬安9月2日出席「2025 StartSphere Taipei臺北創新創業總匯」開幕暨《Vision Dialogue》國際科技娛樂論壇,與來自全球的領袖、投資者和創新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科技與娛樂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蔣萬安表示,臺北是一座擁有豐富文化和創造力的城市,為此北市府一直致力於打造一個能夠反映臺北獨特精神的盛典活動。「潮臺北(Trendy Taipei)」因此孕育而生,成為臺北獨有的國際音樂與文化盛會,展現這座城市的創意與獨特魅力,並提供一個與世界交流的舞臺。 本次「StartSphere Taipei」有超過10場次的活動,內容涵蓋國際論壇、新創展演及創投交流、科技展覽以及系列周邊活動等,議題涵蓋影視、音樂、遊戲、旅遊、電商與跨境行銷。蔣萬安感謝來自美國、印度、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泰國、臺灣等各地的企業、投資人、科技新創及產業專家一同參與,期盼能透過交流,激盪出更多交流合作機會。 蔣萬安強調,臺北正努力打造一座對創業友善、以AI為核心驅動的智慧城市,讓企業交流與AI創新蓬勃發展。目前,臺北已是臺灣第一個擁有政府AI運營指南的城市,並與聯發科技和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密切合作,建立中文大型語言模型。此外,輝達(NVIDIA)也將在臺北建立其第一個海外總部。他表示,「StartSphere Taipei」正是智慧城市願景的證明,希望成為結合科技、國際合作、創意的平臺。 蔣萬安也邀請與會者,在「StartSphere Taipei」活動結束後,享受每晚「潮臺北」的音樂盛宴,包括串聯臺北市23間音樂展演空間的「臺北非常LIVE!」,以及9月5日至7日在臺北小巨蛋舉辦的「潮臺北BOOM 小巨蛋演唱會」。他預祝活動圓滿順利,並預祝所有嘉賓都能在「潮臺北」留下豐富美好的體驗。

今夏最Chill「潮」活動2025潮臺北TMEX 、JJA圓滿落幕! 締造500+國際媒合、70場跨國演出、北流大道封街演出 週末兩日總計8萬5千人次湧入 成功引領亞洲音樂風潮

今夏最Chill「潮」活動2025潮臺北TMEX 、JJA圓滿落幕! 締造500+國際媒合、70場跨國演出、北流大道封街演出 週末兩日總計8萬5千人次湧入 成功引領亞洲音樂風潮

2025「潮臺北 TRENDY TAIPEI」系列活動- 臺北音樂博覽會 TAIPEI MUSIC EXPO」(TMEX),以及「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JJA),由文化局及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主辦,以「商業策展、交流媒合、新人舞台、國際論壇、粉絲經濟」為五大主軸,全面展現臺灣流行音樂的創新與多樣性,8月30日及8月31日兩日週末,北流園區共湧入8萬5千人次到訪,展現臺北廣大市民的高度參與。蔣萬安市長8月31日也親自走訪北流園區現場,在李泰興秘書長、俞振華副秘書長、文化局蔡詩萍局長、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黃韻玲、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梁序倫陪同下,走進臺北音樂博覽會,與許多國內外音樂創作、演唱會製作與音樂節策劃團隊交流,細心聆聽國際與在地品牌的創意展出。最後蔣市長特別來到「OPEN UP!」觀賞新生代音樂人薛恩 Sean的精采演出,與觀眾一同沉浸在音樂的現場魅力中! 今年 JJA 則再度打開全場域,包含表演廳及多間 Live House,以及市民大道封街,室內外及「北流大道 TMC Blvd.」總計共有7個舞台輪番上演,延續北流推動國際交流與培育新秀的長期理念,其中「北流大道 TMC Blvd.」現場不僅有國內外知名 DJ 輪番演出的震撼音樂表演,更有結合潮流品牌與人氣美食市集攤位,傍晚時分人潮匯聚在北流大道,市民隨著節奏搖擺、一邊享受美食,成為今夏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派對現場! 文化局表示,今年JJA特別邀請多組日韓及東南亞音樂人參演,囊括亞太10國(日韓星馬泰菲越印澳臺)將近70場的精彩演出,除了蔡健雅、陳珊妮等多位金獎歌手,也包含跨國共演的組合,如「落日飛車 Sunset Rollercoaster x 許光漢 Greg Han」、「怕胖團 PAPUN BAND X日本龐克搖滾 the telephones」、「DizzyDizzo 蔡詩芸 x OZworld」、「YELLOW 黃宣 x J.Sheon」,全面展現臺北作為亞洲音樂樞紐的創造力與城市魅力。同時北流也以培育新秀的長期理念,讓培育計畫「Open Lab」、「臺北音樂不斷電」優勝的創作歌手有機會登上國際舞台參與演出機會。 臺北音樂博覽會 TAIPEI MUSIC EXPO(TMEX),延續去年邀請25位國際產業人士來臺的國際交流成果,成效顯著,今年更進一步擴大規模,首度邀集高達120位國際嘉賓參與,包含國際音樂節策展人、節目買家、唱片經紀、場館主理人等,並開放產業人士自由報名,共同深化跨國連結。8月28日至29日連續兩天舉辦的 B2B 產業日更是本屆 TMEX 的亮點,規模創下歷年新高,包含超過500場次的一對一商務媒合會,以及7場專題講座與國際論壇,聚焦亞洲與全球音樂市場的合作新趨勢,深化臺灣與國際音樂市場的實質交流與合作,未來效益可期。 本屆 TMEX全方位展現臺灣流行音樂產業的多元樣貌與國際接軌成果,更首度邀請來自日本 duo MUSIC EXCHANGE、Zepp New Taipei,韓國釜山國際搖滾音樂節、弘大音樂節,以及泰國大山音樂節等亞洲知名演出場地與音樂節共襄盛舉,彰顯 TMEX 在亞洲音樂圈的跨國交流能量與國際影響力。此次還規劃聯合展位「音流實驗所」,本局偕同北流,匯集文化部影視局、文策院及高流共同陳設,展現官方對於流行音樂產業的高度扶植。從8月29日至8月31日,開放予企業及一般觀眾的展覽三日期間,廠牌攤位更有多位藝人活動與粉絲零距離互動,包含滾石音樂帶來兩大華語經典女歌手—齊豫與辛曉琪現場簽名會,顏社主理人迪拉帶來限定手沖咖啡體驗,於2024年推出全新專輯《時間浸漬》的林強也現身 TMEX,攜手義大利音像藝術家 Luca Bonaccorsi 辦理快閃簽名會。 2025「潮臺北 TRENDY TAIPEI」國際都會型音樂節,活動時間從8月25日至9月7日,以「IT'S NOW 一直鬧」為號召,成功整合「演唱會經濟」、「產業趨勢」、「城市行動」三大領域,涵蓋音樂、藝術、視聽、科技、遊戲、時尚等六項議題,透過多樣性活動,打造臺北獨一無二的城市特色。北流不僅致力於構築一座專業且具前瞻性的國際音樂交流平台,更透過 TMEX 及 JJA 凝聚臺灣音樂產業能量、連結亞洲音樂脈動,經由國際媒合及交流,積極向世界發聲,推動臺灣流行音樂邁向全球舞台。潮臺北活動本週持續延燒中,千萬不能錯過這場今夏最Chill的「潮」活動,更多潮臺北活動資訊請上潮臺北官方網站或粉絲專頁查詢。

全國最大規模公共藝術優化案《水源之心‧花漾水源》結合「巷弄藝術節」一同揭幕亮相 點亮公館街區藝術新風景

全國最大規模公共藝術優化案《水源之心‧花漾水源》結合「巷弄藝術節」一同揭幕亮相 點亮公館街區藝術新風景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於8月30日舉辦《水源之心‧花漾水源》公共藝術作品發布會,宣告全國規模最大的公共藝術優化案正式完成!這件由以色列動力藝術大師亞科夫.亞剛(Yaacov Agam)創作、橫跨四面市場外牆的大型藝術作品,歷經15年風雨洗禮後,由原創作藝術家參與下完成全新優化,延續成為城市記憶的美學指標。同時與2025潮臺北系列活動之一的「南方放電 NOW 公館-巷弄藝術節」一同亮相,其中藝術節邀集7組來自國內外藝術家,首次在市場內部及周邊進行全新創作,並在水源市場外圍新設貨櫃展演空間,展期自即日起至11月2日止,期盼點亮公館街區藝術新風景。 活動現場貴賓雲集,包括臺北市文化局蔡詩萍局長、臺北市兵役局李治安局長、郭昭巌議員、水源里林全義里長、策展團隊與藝術家齊聚,開場表演由蟾蜍山社區媽媽舞蹈表演為記者會拉開序幕,現場也邀請水源市場自治會林素如會長、黃俊翔副會長、公館商圈發展促進會周麗華理事長、公館觀光夜市發展促進會洪勝佳理事長,以及水源之心藝術團隊代表-蔚龍藝術王玉齡總經理,一同參與水源市場公共藝術作品亮相揭幕。蔡詩萍局長表示,《水源之心‧花漾水源》的完成,不只是老建築的重生,更是臺北城市文化的延續與昇華;這項作品優化計畫不僅為臺北市樹立公共藝術維護與再生的典範,更強化藝術與社區的連結。從原作保留到視覺更新,整體工程兼顧藝術精神並保留了民眾的記憶,展現市府對文化藝術保存與城市美學治理的積極態度。市府亦持續規劃以市場為核心的在地藝術參與,讓公共藝術真正融入生活,走進社區,此次「巷弄藝術節」走進市場及街區,城市因此有了詩意,也有了新的記憶。 《水源之心》粉嫩色系新亮相 柔美漸層綻放杜鵑意象 水源市場自1980年啟用以來,見證公館地區發展與市民生活變遷。文化局於2010年邀請藝術大師亞剛打造《水源之心》,以多種色彩構成的動態幾何構圖,讓這座老市場轉身為城市藝術地標,更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與臺北老屋新生獎。因歷時悠久,外牆作品部分退色汙損,文化局斥資逾四千萬元進行優化作業,採「原樣拆除、優化重製、原位重建」方式,由原藝術家親自設計規劃進行重製,於2024年下半年啟動藝術作品整體修繕,於114年8月完工,歷經1年施作完成,8月30日以嶄新樣貌呈現,再次成為公館地區新亮點。 《水源之心‧花漾水源》作品優化後,延續「水源」意象,結合臺北市市花「杜鵑」為靈感,以柔和漸層的57種色彩建構全新立面圖像:正面(鄰羅斯福路四段側)立面圖案呈現出三種觀看視角,從左側可以看到粉紅、白、藍相間的色彩點綴,像停留在花朵上的晶瑩朝露;當觀者正面對作品時,可以看到漸變的粉紅色系,象徵各種杜鵑花以多彩的顏色交織出春天的風景與活力;而從右側則可看到由紫色到桃紅、粉紅的漸層色彩,勾勒出臺北市市花杜鵑的粉嫩形象。 巷弄藝術節結合多元藝術語彙,交織城市的文化景觀 2025「潮臺北 TRENDY TAIPEI」系列活動之一的「南方放電 NOW 公館-巷弄藝術節」即日起至11月2日展出,以「融合科技×藝術×音樂,與台北對話」為主題,集結7組國內外藝術家,為活動量身打造全新創作,作品分布於水源市場及周邊據點,包括金石堂汀州店、量水室古蹟廣場、水源町公園、小觀音山生態步道及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綠野地等地點。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位於水源市場外圍新設貨櫃展演空間「水源213」,象徵市場原有 212 個攤位之外,延伸出「第 213 攤」,專門販售文化與藝術。首檔展覽為「蟾蜍山|煥民新村」主題展《築一座家的樣子》,以影像與圖像細膩記錄山城聚落的生活軌跡,呈現社區與土地的深厚感情。 巷弄藝術節展出形式多元,作品涵蓋聲音、裝置、平面與影像,帶來豐富感官體驗,Every Body Meeting 帶來全新沉浸式現地表演《餘物之歌》,以水源市場及周邊場域為舞台,結合表演與裝置,邀請觀眾自由進出,體驗藝術與日常的交織。凌宗廷作品—《這不只是你的鳴唱》以觀眾輸入的願望轉化為聲音,探索訊息交疊下的「聆聽權」;陳婉宜作品—《榔松》以燈光盆景捕捉城市裡微小卻真實的光影;張庭嘉作品—《水源市場》結合二維創作與音樂,描繪市場記憶;陳治旭透過剪紙作品《煥民生活》、《城南印象》,勾勒臺北城南的人與地;韓國藝術家文恩娥(Lizzy Moon)作品—《感官交織》在回收紅磚花園中讓自然與時間交會;李娜賢(Namia Leigh)在作品《DMDLÄ:生命的航行》中則以懸浮獨木舟與呼吸氣球串連記憶與生態。 文化局表示,《水源之心‧花漾水源》搭配首次與市場結合的「巷弄藝術節」,以「放電」為核心意象,象徵寶藏巖長年累積的創作能量走出山城,延伸至公館街區與日常生活,透過藝術家多元創作介入城市空間,促成跨領域合作與在地參與,讓藝術不只被觀看,而是直接發生在生活中。邀請民眾在展期內漫步公館街區,透過藝術家的多元創作與互動體驗,走進市場、巷弄與社區,一同見證城市文化再生的力量。同一時間2025潮臺北 TRENDY TAIPEI系列活動已陸續展開,活動從8月25日至9月7日連續14天,超過150場次音樂表演、39場次專業論壇以及從南到北全城響應的城市行動,喜愛音樂藝文的民眾,千萬不能錯過這場今夏最Chill的「潮」活動。更多潮臺北活動資訊請上請關注「潮臺北 TRENDY TAIPEI」官方網站及社群。 更多《南方放電 NOW 公館-巷弄藝術節》活動資訊請關注: 臺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官網 更多公共藝術相關活動訊息請關注: ① 眼睛散散步 - 臺北公共藝術的小驚喜 ② 臺北市文化局-設計臺北 Design For Taipei

2025大稻埕夏日節壓軸登場 吸引近15萬人次齊聚河岸 情歌X煙火加乘 大稻埕夏日節帶動商圈業績成長逾五成

2025大稻埕夏日節壓軸登場 吸引近15萬人次齊聚河岸 情歌X煙火加乘 大稻埕夏日節帶動商圈業績成長逾五成

觀傳局長余祥也表示,8月30日是大稻埕夏日節壓軸場,吸引近15萬人次熱情參與,480秒的主題煙火「埕彩千輪」,劃下最燦爛句點。今年的大稻埕夏日節不但將人潮帶入商圈,也帶動周邊商圈超過5成的業績成長。而今年活動除了精彩絢麗煙火秀、豐富多元的舞台表演外,活動期間在延平河濱公園河岸邊推出4座主題造景,吸引大小朋友一同打卡留念,共度今夏最璀璨的仲夏慶典。 觀傳局補充,今年煙火配樂特別邀請知名DJ團隊「慶記KTV」選用經典的華語情歌組曲進行串接,包含A-Lin與小宇「920」、Karencici「花園裡的流星雨」、琳誼與蕭煌奇「帶你去逛街」、周杰倫「甜甜的」、告五人「我想要佔據你」及王心凌「心電心」,以華語、臺語、新流行等不同情歌風貌,打造最甜美浪漫的情歌煙火之夜。 此外,8月30日活動由下午的迪化街永樂廣場「埕.唱」音樂展演率先登場,桑尼、Tickle Tickle 癢癢、粗大Band、打倒三明治等新生代音樂人接力開唱,以青春活力與創意樂音為盛夏午後注入滿滿能量。緊接,大稻埕碼頭(延平河濱公園)4號水門主舞臺以「愛情來得正是時候」為主題,邀請蕎、Sabrina胡恂舞、溫室雜草、呂允、公館青少年、陳華、怕胖團、宇宙人等實力歌手與樂團輪番登場,以深情歌聲與多元曲風營造浪漫氛圍。兩場展演自午後青春律動一路延續至夜晚的浪漫情懷,吸引不少樂迷們一起體驗大稻埕夏日節獨有的城市魅力。 觀傳局表示,本次活動期間透過各局處通力合作、周邊商圈支持以及鄰近居民的體諒協力,讓為期25天的「2025大稻埕夏日節」劃下完美句點。而臺北接下來精彩活動不間斷,誠摯邀請國內外旅客規劃旅程,並順道遊訪臺北市多元的景點與場館,漫遊魅力商圈,大啖道地豐富的美食,體驗這座城市豐富多彩的風貌。

會展場地資訊

無論是國際博覽、企業年會還是大型會議,我們提供多樣會展場地選項

MICE補贊助

臺北市國際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贊助

會展資源 MICE補贊助

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同意」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更多資訊請瀏覽 隱私權聲明

此網站使用了Cookies

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按一下「同意」,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

按一下「僅必需的」,代表您只允許我們置放必要的 Cookie。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即服務請求)來設置這些 Cookie,如設置隱私偏好、登錄或填充表格。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

關於Cookie 谷歌隱私權政策